“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资源互补。读图回答16~18题。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与长江航道相交的港口分别是
A.南京、武汉 | B.枝城、武汉 |
C.武汉、九江 | D.九江、南京 |
“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 B.光照、水 |
C.水、地形 | D.地形、土壤 |
“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 B.充足的农林产品 |
C.丰富的矿产资源 | D.资金和技术支持 |
下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P点位于晨昏线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当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由M地飞往N地时,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由东向西 | B.由西向东 |
C.先西北,后西南 | D.先东北,后东南 |
若a为昼弧,此时M点的日落时间及可能的月份分别为
A.9时 2月 | B.15时 5月 |
C.19时 8月 | D.15时 11月 |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各题。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东经70 | B.东经90° | C.西经70 | D.西经110° |
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M地最可能位于 ( )
A.赤道 | B.回归线 | C.极圈 | D.极点 |
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 )
A.昼长夜短 | B.昼短夜长 | C.极昼 | D.极夜 |
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 | B.昼夜长短 | C.天气状况 | D.地面状况 |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下列各题: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② | D.③=④ |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
C.修梯田,种植水稻 | D.营造混交林 |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状况,等高距为 200m。完成下列各题。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 B.100 350 | C.500 250 | D.500 350 |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