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长江中游某省四县区土地和人口资料表(2011年),回答24—26题。
| 县区 |
耕地面积(亩) |
全年抛荒面积(亩) |
土地流转面积(亩) |
规模经营面积(亩) |
农业人口 (万人) |
外出务工人数(万人) |
| 甲 |
431256 |
1826 |
2635 |
2510 |
47.3 |
12.0 |
| 乙 |
54356 |
500 |
3461 |
2585 |
6.7 |
1.7 |
| 丙 |
637000 |
15600 |
9940 |
9250 |
41.9 |
3.7 |
| 丁 |
341464 |
2610 |
734 |
385 |
36.9 |
6.7 |
(土地流转—土地转包给他人;土地抛荒—土地撂荒,未进行耕作;实际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外出务工人数)四县区最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油菜 | B.花生 | C.亚麻 | D.甜菜 |
丙县区全年抛荒面积最大,对其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土地出现大面积沙化 | B.务农劳动力大量外流 |
| C.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 | D.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
实际农业人口人均负担耕地最多的县区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
|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
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 B.土地荒漠化加剧 |
| C.水土流失严重 | D.洪涝灾害多发 |
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
|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
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
|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
下面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
|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
|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
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 B.劳动力充足 |
| C.油气资源丰富 | D.气候适宜 |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 B.温差大,光照足 |
| C.土壤肥沃 | D.水源充足 |
下图是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45°纬线地形剖面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所示地区( )
| A.东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 B.西部适宜种植水稻 |
| C.东部适宜发展林业 | D.西部适宜种植小麦 |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内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最大是()
| A.475米 | B.500米 | C.565米 | D.590米 |
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克库勒湖身居内陆,为内流湖 |
| B.夏季降水量大,湖泊水量大 |
| C.北部高山阻挡冷空气,冬季湖泊结冰期短 |
| D.图中①~④四条河流,②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