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中国北方网新闻中心新闻:一项历时近10年的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果《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近日在北京发布,其中呈现出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等级“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长三角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两湖地区、四川盆地等均属7个高风险地区之列。
阅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2分)
(1)长江上游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长江中游的自然灾害应主要为__________。
(2)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简要说明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4分)
(3)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和_____ _铁路运往上海。
(4)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评价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美区域图
材料二: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三:(科罗拉多)大峡谷发育在美国西部高原上,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科罗拉多河在大峡谷底部奔腾不息,有人说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
(1)北美洲西部高大山脉成因是;密西西比河上游每年4月出现春汛,是因为;乙城市附近海域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流。
(2)材料二中①、②是甲、乙、丙其中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中①是城,②是
城。②夏季降水少是因为受控制。
(3)加拿大四成以上国土覆盖着森林,其植被类型主要是;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主要原因是。
(4)大峡谷岩石从成因上属三大类岩石中的岩。试从地质作用过程解释大峡谷如何形成。
(5)五大湖地区是北美著名的传统重工业区,分析其工业发展有利区位因素。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图12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半岛城市带统计表(经济生态包括生产效率、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社会生态包括人口、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生态文化;自然生态包括生态资产、环境质量、资源保护。分值越高越优。)
城市 |
工业基地及 大型交通设施 |
可持续发展能力 |
创新能力排名比较 |
农业基础 竞争力排序 |
|||
经济生态 |
社会生态 |
自然生态 |
总得分 |
||||
济南 |
钢铁、汽车、机场 |
0.32 |
0.34 |
0.47 |
0.38 |
2 |
4 |
淄博 |
化工 |
0.22 |
0.33 |
0.65 |
0.35 |
4 |
5 |
东营 |
化工、造纸 |
0.15 |
0.35 |
0.71 |
0.32 |
7 |
8 |
青岛 |
钢铁、化工、汽车、 造船、港口、机场 |
0.31 |
0.31 |
0.67 |
0.40 |
1 |
3 |
威海 |
造船、港口 |
0.30 |
0.37 |
0.50 |
0.38 |
5 |
6 |
烟台 |
汽车、造船、港口 |
0.24 |
0.31 |
0.56 |
0.34 |
3 |
2 |
日照 |
钢铁、造纸、港口 |
0.20 |
0.24 |
0.32 |
0.25 |
8 |
7 |
潍坊 |
工程机械、农业机械 |
0.18 |
0.28 |
0.63 |
0.30 |
6 |
1 |
(1)济南、日照两地,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是,该地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2)图示范围内,主要地形类型是和;春末夏初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3)东营市发展化学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潍坊成为我国最大农业机械城的主要原因是。
(4)简述该省近年来成为日本、韩国主要蔬菜供应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5)依据材料,分析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北极地区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题。
材料一 北极地区图
材料二 2011年10月,俄罗斯宣布将在北极建一座可容纳5000人居住,具有人工气候和完整生命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冰城“乌姆卡”。
材料三 2010年8月,在破冰船护送下,装载7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油轮从摩尔曼斯克通过北冰洋航线到达中国宁波;2010年10月,另一艘俄罗斯货船从摩尔曼斯克装载矿石,第一次在没有破冰船护卫的情况下经北冰洋航线到达上海,并载货返回。
(1)中国黄河站位于北京的 方,黄河站日影最短时,北京时间是时12分16秒。
(2)A处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该地区植被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植被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3)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图中B自然带分布将向 移。
(4)C国目前广泛利用的新能源是 ,原因是该国地处亚欧板块与 板块张裂处。
(5)冰城“乌姆卡”建设面临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有 、
和 。
(6)简述北冰洋航线的重要经济意义。
从1993年开始,我国逐步成为世界最主要石油进口国。预计2050年将达到50%。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国各区域石油资源平衡类型图。
材料二 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
(1)在我国石油资源平衡类型中,石油资源生产省区一般属于________的类型,而石油资源的消费省区则属于________的类型。(4分)
(2)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总体分布格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因此,我国石油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当前,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4分)
A.铁路运输 | B.管道运输 |
C.远洋运输 | D.内河运输 |
E.公路运输F.航空运输
(4)“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珠三角要集约发展石化产业,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化产业基地。试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的地位,其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图中所示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2分)_。
(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城市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是________,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