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完成18—20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该地可能是( )
A.济南 | B.西昌 | C.武汉 | D.兰州 |
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 | B.3—5月 | C.7—9月 | D.10—12月 |
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B.白昼时间长 |
C.大气中云量较少 | D.地面温度较高 |
读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完成7—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世界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
B.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
C.人均粮食拥有量略有增长 |
D.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
据图分析,1990年以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主要依靠()
A.增加耕地面积 |
B.增加化肥使用量 |
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
D.兴修水利,增加灌溉 |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读图完成5-6题。该地最有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A.植被稀少,常年干旱 |
B.有商品谷物农业分布 |
C.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
D.河流冬春季有凌讯现象 |
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在年内出现频率为()
A.1 | B.2 | C.3 | D.4 |
读“某区域示毒图”,完成3—4题。图示地区存在咸潮现象,其发生季节和主要原因是()
A.春季寒潮导致海水倒灌进入河流 |
B.秋季台风引起风暴潮使海水倒灌进入河流 |
C.夏季人海径流量大,河口河水位高于海水位 |
D.冬季人海径流量小,河口海水位高于河水位 |
该河口附近海域3—5月容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A.台风 | B.寒潮 | C.赤潮 | D.咸潮 |
读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危害分区评价图,完成1—2题。引起北京市郊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兴建水库 | B.过度抽取地下水 |
C.大水漫灌 | D.高大建筑群成片发展 |
北京市地面沉降可能引起的危害最不可能是()
A.损坏地下管道工程 |
B.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
C.降低防洪排涝工程的效能,造成大面积积水,使洪涝灾害加剧 |
D.海水倒灌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质变咸 |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左图是“风向标示意图”,右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读图回答24-25题。该城市风速最大的时间出现在
A.4点前后 B.12点前后 C.18点前后D.24点前后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A.由东南移向西北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D.由西南移向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