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材料三 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地区
主要
城市
储量占全省百分比(%)








湘东
长沙、株洲、湘潭
0.62
0.72
0.10
2.92
10.12
32.44
 
 
湘南
衡阳、郴州、永州
3.30
94.14
99.71
72.61
55.68
54.90
1.14
100.00

 
(1)甲所在省区简称__________。(1分)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2分)
(3)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__________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5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中的甲图为某城区通达度等值线图,图中数值越大表示通达度越好;乙图为该
城区所在地的等高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D处通达度较__________(填好或差)的原因是(  )
A.建筑物稠密,道路狭窄
B.紧邻中心商务区
C.地形的影响
D.处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3)E处为一工业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城中建一绿色防护带,请在甲图中用斜线标出其合理位置。
(5)若H处为一居民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

(2)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________区。
(3)该城市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牛业、果林业和谷物农业。请将①、②、③地适宜
发展的农业类型及其理由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
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
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
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
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这
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迁入地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阴影部分代表海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求。(共16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说明40°纬线穿过的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2)简述①、②两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
(3)图示国家西部沿海地区拟建高速铁路,某国铁建集团欲投标建设。请你帮助该铁建集团
分析该地高速铁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材料一中国某区域与欧洲西部某区域图

材料二欧盟国家意大利,2008年12月1日,著名“水城一威尼斯”遭遇20余年来未
见的洪水袭击,中心地区95%的陆地成为泽国。
材料三 2009年1月27日至2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完成了主题为“信心”的欧洲
之行。中欧双方在应对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上取得重要共识,也使中欧经贸合作焕发
出新的活力。
(1)简述图中甲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2)分析威尼斯遭受水灾的自然原因。
(3)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中国与欧盟经济合作的互补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