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回答4题。
若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则关于图中输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
C.输水过程中易受污染,水质较差 |
D.该线路能全线自流,工程量小 |
读某大洋的洋流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 B.北半球中低纬环流 |
C.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 D.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
图中M洋流流经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据新加坡《联合军报》报道,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岛和南极球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读格陵兰岛1992年与2003年冰盖对比图,回答问题。与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有
A.风暴潮灾害减弱 | B.海岸侵蚀加重 |
C.三角洲面积扩大 | D.成潮入侵增强 |
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
A.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 |
B.沿海全部建设堤防工程,并升高加固 |
C.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 |
D.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建设 |
某中学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_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问题。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 B.海拔高,坡度小 |
C.海拔低,坡度大 | D.海拔低,坡度小 |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 B.东南向西北 |
C.西南向东北 | D.西北向东南 |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M和P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0千米 | B.1823千米 |
C.2220千米 | D.3330千米 |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为
A.(60° N,80° E) |
B.(60° S,100°E) |
C.(30° S,100° E) |
D.(60° S,800°W) |
读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 B.劳动力、技术 | C.气候、地形 | D.市场、交通 |
与③区相比,④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 | B.土壤肥力高 |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D.人均耕地面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