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7为新疆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2011年5月26日,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称,去年5月至今年5月,塔里木河首次实现自1988年以来首次全年不断流。
(1)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塔里木盆地内部的地势特征。
(2)说出塔里木盆地沼泽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3)塔里木河实现20多年来的“首次全年不断流”,试说出其流域管理局可能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2011年5月30日新华网消息:中国市长协会30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年卷指出,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流动人口将保持2亿至3亿的规模,其分布、结构、素质的复杂变化,对国家的战略规划、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简述200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概述材料二中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4)综上所述,影响人口移动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
读下表,回答问题。
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区域 |
人均国民经济发展 |
生产总值年均速度 |
区域人口迁移(万人) |
||
迁入 |
迁出 |
净迁移 |
|||
珠三角 |
2 572 536 |
15.4 |
196 |
141 |
55 |
两翼 |
7 623.8 |
14.9 |
158 |
124 |
34 |
山区 |
5 408.5 |
10.6 |
116 |
105 |
11 |
全省 |
11 728.0 |
14.7 |
470 |
370 |
100 |
全国 |
6 546 |
10.0 |
说明:珠三角指珠江三角洲,两翼指广东省的东、西部地区,山区指广东省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山区。
(1)说出广东省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简述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2)分析该省人口迁移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②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⑤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①~④~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③~②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受____________因素影响。
(3)下图是“①地所在经线附近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A、B、C所代表的自然带。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可以从气压带、风带和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________(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D地在终年受________(风带)的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气候,与之对应的⑤地自然带是__________。这种自然带还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地(填数字序号)。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带性,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带性,这处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0分 )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下图所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并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10分)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 ,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占分别分析它们对 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8分)
(3)大兴安岭东侧山麓分布着若干城镇 ,分析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的原因:(6分 )
松花江丰涕水电站下游,流 经吉 林市的乩千来江 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江南地区,现在却“选择”了 在吉林越冬。
(4)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 河滩上越冬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