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密度是指某种地理事物在某区域内的分布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右图是某区域农作物分布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5—17题造成图中该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水源 | C.热量 | D.土壤 |
图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植被破坏 |
C.荒漠化 | D.环境污染 |
图示地区是世界上城市最早的诞生地,其主导因素是
A.气候与科技 | B.土壤肥沃与灌溉便利 |
C.宗教与军事 |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
下图示意某区域高等级公路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是
A.E市 | B.F市 | C.Y市 | D.X市 |
两地之间汽车客运往返班次最少的是
A.X与M | B.X与N | C.X与H | D.X与F |
下表是某品牌冷风扇生产厂家利用暑假三天时间分别对某中学教室加湿冷风扇做的测评(都以出风口前1.5米距离为标准)统计分析表。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读表格及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
开机前 |
开机15分钟后 |
降温与节能效果 |
8月16日 |
温度38.7℃,湿度25.7% |
温度20.4℃,湿度60.8% |
好 |
8月18日 |
温度42.9℃,湿度21.3% |
温度27.5℃,湿度62.3% |
好 |
8月20日 |
温度42.8℃,湿度23.4% |
温度24.8℃,湿度57.9% |
好 |
该地最可能位于
A.广东省 | B.福建省 |
C.四川省 |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
B.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
C.体现综合周力,加强经济交流 |
D.统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种蓝,它不是普鲁士蓝,也不是蒂凡尼蓝;它不是大海的蔚蓝,也不是蓝莓的深蓝;它叫“APEC蓝”,曾用名“08奥运蓝”,它属于北京!在亚太经合组织(英语缩写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期间,在大家的努力下,北京终于一扫雾霾,绽放出蓝色的天空,简称为“APEC蓝”!“人努力,天帮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10日欢迎晚宴致辞中总结出“APEC蓝”的成功原因。
(1)“APEC蓝”形成的“天帮忙”指的可能是什么。
(2)为留住“APEC蓝”,列举个人能做的“人努力”。
地形起伏度=(最高海拔-最低海拔)×{(1-100 km2范围内的平地面积/100 km2)}/500。读沿102°E和35°N我国地形起伏度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地形单元,位于两幅图示范围内,起伏最明显的是
A.江南丘陵 | B.藏北高原 |
C.天山山地 | D.黄土高原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在地形区
A.平均海拔①高于③ | B.④在①的西北方向 |
C.②为③和①的界线 | D.③④都为平原地形 |
降雨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径流深度是指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 B.地下水 | C.冰雪融水 | D.沼泽水 |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 | B.山麓青青草 |
C.树上柑橘红 | D.草场牦牛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