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曹操的“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 B.消灭袁绍 | C.废汉献帝 | D.建立魏 |
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明治18年(1885年)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
①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发动七七事变
③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偷袭珠珍港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尚未完成的工作是( )
A. | 明确党的性质和最终奋斗目标 |
B. | 确立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
C. | 明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
D. | 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 |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 |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B. | 虎门销烟 |
C. | 鸦片战争 | D. | 甲午战争 |
下列有关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及其影响的组合,正确的是()
A. | 瓦特改进蒸汽机--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
B. | 史蒂芬孙的火车机车--水上交通的发展 |
C. | 电动机的发明--汽车成为交通工具 |
D.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世界开始出现全球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