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环境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一  中国某地区未来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000

表二  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年径流总量(立方米)
8200
920万
800万
2200亿

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等预计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制约环境承载力最首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目前,限制表一和表二所示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人口  B.耕地  C.森林  D.年径流总量
(3)20年后,限制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简要说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至少答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美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落等原因,到2010年近60%的人口迁出。
材料三德国鲁尔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等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
(1)两大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影响底特律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底特律市的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都属于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条件有。
(4)下表是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带的单产为美国高于我国,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下图中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1)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简述此区域河流流量特征。
(2)简述甲区域的地势特征,并分析A处地貌类型的成因。(4分)

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西亚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约北纬24ºN,54ºE)附近,有个零碳城市马斯达尔。该城市供电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应,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CO2“零排放”的城市,将于2016年完成。马斯达尔的位置、气候等有关资料见图14。
(1)根据材料分析,零碳城市马斯达尔使用的能源是
(2)从参观者较为舒适的角度,最好选什么时间段(月份)前往马斯达尔这座“零排放”城市?分析原因。
(3)分析马斯达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甲市是我国某自治州的首府,该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