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的摘抄,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
案。由此可见,当时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
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
C.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
下表反映的是1981~198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
C.浦东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1973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福田赳夫表示,我们必须对九一八事变和1937~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所犯的一切错误“进行反省并向中国道歉”。这些行为
A.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
B.是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响应 |
C.表明中日两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
D.受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
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 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 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