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雅典伯利克里时期选民在城邦总人口中的比重

材料二   英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

时间
情况或改革措施
1832年
在市镇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付10镑以上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10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租用者、年付50镑田土租税的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2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投票权。
1884年
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
1918年
英国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969年
凡是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

材料三   美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

时间
情况或改革措施
1787年
宪法规定:各州(有选举权的)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指黑人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1920年
国会批准第19条修正案,赋予妇女选举权
1970年
国会批准1869年提出的第15条修正案,赋予各种种族肤色公民平等的选举权
1971年
通过第26条修正案,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获得选举权

材料四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
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五 至1949年9月21~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占90%是哪些人? (4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4分)
(3)据材料二、三、四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2
分)
(4)据材料五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
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哪三项民主政治制度?(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美。下面是三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请回答:
(1)材料一赞美了什么?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
(2)材料二的三幅绘画中,哪幅绘画作品最能体现上述思想?你的依据是什么?
(3)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请至少列举4个思想原则)。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的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是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材料三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材料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3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
(3)材料三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

2010年是孔子诞辰2561周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



孔林孔庙孔府“万世师表”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分)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与董忡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6分)
(3)据材料四、五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4)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1)依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主要目的。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2)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谁创办?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中清末的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进步作用?
材料四: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4)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穷了几千年了,是时候,不能再等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