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日益受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
新的失败”“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恩格斯在这里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度 |
| B.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
| C.创立抽签和差额选举公职的制度 |
| D.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
| B.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
|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
| D.“双百”方针的提出 |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 A.工农武装割据 |
| B.坚持“城市中心” |
| C.坚持“持久战” |
| D.实行人民民主 |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却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努力( )
| A.颁布《临时约法》 | B.实现国共合作 |
| C.提出平均地权 | D.建立同盟会 |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
| B.维新变法运动影响 |
| C.辛亥革命的影响 |
|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儒家传统文化重人伦轻科技 |
| B.日本科学技术不如欧美发达 |
| C.国人认为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
| D.国人救国思潮转向制度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