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求强国为起点,以落得虚弱兼分裂的国家而终结”,再一次地证明了这样
一个真理:一个大国如果任由民族主义情绪泛滥,却又缺乏民主和保护自由抗争的机制,这
一定会导致本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浩劫。符合上述评论的国家是
| A.英国 | B.美国 | C.法国 | D.德国 |
某中学开展了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
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①艾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戚
②爱丽丝与鲍勃谈恋爱不用面对面地进行
③李克尔梅在远洋轮船包厢里订了上海的旅馆
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
|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
“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 A.海外市场的形成 | B.垄断组织的出现 |
| C.圈地运动的推进 | D.民主制度的确立 |
下列关于殖民扩张的描述,表述错误的是()
| A.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 |
| B.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 C.殖民扩张的方式有武力和商品贸易 |
| D.17世纪,殖民国家中英国占主导地位 |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道美洲之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
|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