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DNA分子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   )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能反应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
B.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F1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F1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植株的汁液为食。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多种瓢虫(蚜虫的天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其中有捕食、寄生,种间互助等
B.科研小组需用标志重捕法对某棉田蚜虫的种群数量进行定期调查,用于构建数学模型
C.上述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特生态系统的稳定
D.通过保护棉蚜天敌的生存环境,能够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下图表示疏于管理的大豆田中,大豆与狗尾草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曲线分别代表大豆和狗尾草两种群
B.t1-t2时间内乙种群里“S”型增长
C.该农田中,物种丰富度将逐渐增加
D.t2-t3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