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乙所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①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
②反应进行的场所
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
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下图简要概括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物质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
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中存在T﹣A配对 |
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离不开④ |
D.图中④中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酸的种类 |
初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B.萨顿的蝗虫实验 |
C.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 |
D.人的红绿色盲研究 |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
C.沉淀、上清液、沉淀 |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畸变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