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 3组实验,用5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试管 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 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1)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 ,每次计数要做 。
(2)本实验想研究 因素对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影响;预测此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的一组是 组。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
(3)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 m2)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
每次捕获数(Y) |
捕获积累数(X) |
1 |
72 |
72 |
2 |
63 |
135 |
3 |
44 |
179 |
4 |
32 |
211 |
5 |
23 |
234 |
6 |
17 |
251 |
7 |
16 |
267 |
8 |
15 |
282 |
①依数据作图,并据图分析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 只/平方米。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 型的种群。
(2)此种群中, 个体少, 个体多。
(3)据统计,这与我国某阶段的年龄组成大体相似,预测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因此, 应该是我国该阶段的一项基本国策。
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 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和 。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 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 。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图中的 (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 。
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 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 。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图中的 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