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儿子长大以后,什么事都不让他干,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俩要出远门,怕儿子饿了,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但是,等他们回到家里,儿子还是被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阅读材料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儿子被饿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则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学生小梁想利用假期做兼职,帮助补贴家用。她看到王某在微信朋友圈售卖名牌面膜,生意异常火爆,随即在王某处批发面膜并在朋友圈中销售。结果购买了的同学向她反映是假胃名牌。小梁按捺住怒火,到品牌店鉴定确为假货,第一时间赔偿了同学损失后立刻报警。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终生受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有我国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因子,也有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我们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一方面需要学习和引进,另一方面始终要立足本土国情,立足民族传统的“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1)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请你仿照示例,填写下表中“日常行为”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


日常行为
核心价值观
示例
主动使用“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
文明
1
对同学一视同仁,从不凌弱欺生

2
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从不作弊

3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普法宣传

4
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捶背、洗头、整理房间

(2)民族文化是民族传统的“根”。依据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届江苏盐城中学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注: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
材料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考察时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依据。

提升生命价值
范凌,建瓯市东峰镇霞镇村人,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六岁那年,他因为意外碰触高压电,失去了双臂。但他用双脚代替双手,学会了用脚写字、刷牙、洗脸、吃饭等。2010年,他考上大学,2013年被评为“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他还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及下乡支教。2014年又考上研究生,被同学和老师称为“励志哥”。
(1)范凌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②生命的价值由自己是否珍爱生命而决定
③只有成功人士和社会名流的生命才有价值
④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阅读材料得出以下结论。请你辨别。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悦纳生命开始()
②在自然界中只有人的生命具有存在的价值()
③当自己能为他人带来欢乐、为社会做出贡献时,就能够体会生命的价值。()
(3)范凌的事迹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