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已致20死44伤。
2011年12月13日,江苏丰县校车坠河事故已致15人死亡。
材料二:2011年11月:11月27日,温家宝出席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他称已责成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要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
(2)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请你提一些建议?
简答题:
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丰县63岁的退休教师谢淑华,拉着人力板车,历时1年,走了两万四千里路,带着91岁的妈妈环游中国,完成了妈“一辈子在锅台边转,也想出去走走”的心愿。没有GPS导航,没有电动助力,靠一本地图和不断问路,走过一段段行孝之旅。谢淑华的举动感动了无数人,被称为中国“好儿女”,荣登“中国好人榜”。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谢淑华的所作所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什么传统美德?为什么要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2)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材料一:习近平2014年l1月9日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速度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经济将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某校开展关于“探究社会发展新常态,做负责任的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新的发展机遇?(每例1分,共2分)
(2)请你谈谈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应如何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3)新常态有利于化解我国各种“成长的烦恼”。请你任举一例我国“成长中的烦恼”,并谈谈你的做法。(举例和做法各2分,共计4分)
聚焦法治,探究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某校九年级同学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全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这种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既存在于立法领域,也存在于司法领域;既存在于部分社会成员之中,也存在于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之中。
(1)针对材料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请你对我国应如何加强法制建设提出建议。
【关注宪法】
宪法60年在中国民众生活中日益“激活”,中国完法历经四部,用60年时间逐渐融化2000多年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传统观念。从闻名全省甚至全国的农民宋新元以民告官,维护家乡环境不受污染,到汶川地震失去家园的罗开华因假笋种走上依法维权的道路等,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
(2)根据材料分析宪法在民众生活中日益“激活”的意义。
【相关链接】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之间有何关系?
2014年11月3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与共青团中央联合 印发的意见,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某校开展了“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系列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了解•归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标,我们国家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1)请你说说“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分别是指什么?
活动二:拓展•延伸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与《思想品德》教材有着许多相联系的知识点。请仿照表格示例,将表格补充完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思想品德》教材相关知识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示例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示例2: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活动三:调查•分析
下表是学校对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调查内容 |
热爱祖国 |
敬岗爱业 |
诚实守信 |
与人为善 |
以此为荣 |
99.5% |
62.1% |
69.8% |
92% |
无所谓 |
0.5% |
37.9% |
30.2% |
8% |
(3)上述调查结果让人欣喜让人忧。请你分析让人感到欣喜和忧虑的原因。
活动四:践行•感悟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4年12月13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设立国家公祭日让我们不忘历史,展现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以实际行动来捍卫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4)不忘耻辱历史,凝聚青春热血。请你以“维护国家安全•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结合材料,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写一份200字以上的感言。(题目自拟,10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某校九年级(1)班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围绕“中国式过马路”,开展了主题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行人闯红灯,理由各不同。有的是着急赶路,有的是不熟悉地形,有的是“月亮走,我也走,你过我过一起过”的随大流心态。但多数人都认同闯红灯确实不对。
(1)“闯红灯”为什么不对?
一位网友说:过马路看红绿灯,这是在小学乃至学龄前阶段就被普及的“规矩”,闯红灯者多数是知法犯法。但大家都走,自己遵守规则,不就成了“傻冒”?
(2)这位网友的观点,对我们落实依法治国有哪些启示?
为遏制“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南通市区百名交巡警深入主城区50个路口,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行为进行现场处罚。一位行人因为横穿马路被值勤交警拦下,行人请求交警网开一面,但交警依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出罚单,记者拍下了行人被处罚的一瞬间。交完罚款后,行人悄悄把记者拉到一边,“求求你,把照片删掉吧。照片登出去,我的前途就没了。”在该行人的再三恳求下,记者把照片删了。
(3)请分析材料中交警和记者的行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