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Cl(aq)+NaOH(aq)=NaCl(aq)+H2O(l) △H < 0 |
B.2CH3OH(l)+3O2(g)=2CO2(g)+4H2O(l) △H < 0 |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H < 0 |
D.2H2(g)+O2(g)=2H2O(l) △H < 0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氢钾溶液至pH=7: Ba2++2OH-+2H++SO42-=BaSO4↓+2H2O |
B.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l2+2OH-=Cl-+ClO-+H2O |
C.用SO2还原含Cr2O72-的酸性废水:Cr2O72- + 3SO2 + 2H+ = 2Cr3+ + 3SO42-+ H2O |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O32-+2H+=CO2↑+H2O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⑥根据分散剂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A.②⑤ | B.②③⑥ | C.①②④ | D.②③④⑤ |
已知:A为酸式盐,B为某二价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中B的化学式中共有32个电子, 常温常压下C、D、F、G、I均呈气态 ,除G呈红棕色外其他气体均为无色。等物质的量A、B与少量的水充分混合能恰好完全反应。图中反应条件(除高温外)均已略去。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在A溶液中加入M
②向A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4)C还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产物为H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C、X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可能是 。(填序号)
a、S b、Na c、Mg d、Al
(2)若X为金属单质,向C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 ;C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若A、B、C为含同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酸或强碱。A和C在H2O溶液中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2 mol |
B.原混合酸中H2SO4浓度为2 mol·L-1 |
C.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 BC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
D.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