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17~18题。
| 项目 地区 |
垦殖指数(%)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
||
| 1950年 |
2000年 |
1950年 |
2000年 |
|
| 亚洲 |
14.7 |
17.5 |
0.31 |
0.14 |
| 欧洲 |
31.3 |
28.8 |
0.38 |
0.27 |
| 北美洲 |
12.0 |
12.4 |
1.31 |
0.81 |
| 非洲 |
5.8 |
6.3 |
0.87 |
0.27 |
| 大洋洲 |
2.0 |
6.0 |
1.21 |
1.84 |
| 世界 |
9.7 |
11.0 |
0.51 |
0.26 |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
人类的生活无不受到自然规律的深刻影响,黄赤交角就提示了形成地球众多地理现象的一个规律性知识。读下图,据此回答题。
日期与时刻完全相同的两幅图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如果黄赤交角比目前图示缩小了一度,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图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按图3所示,对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可能出现的情况:
| A.赤道及以南地区达最大值 |
| B.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
| C.这一天南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均为0° |
| D.这一天北京与纽约正午太阳高度均为90° |
读“地球的公转”图,图中字母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点,E、F表示近或远日点,请回答题: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位置是:
| A.A | B.C | C.E | D.F |
广州白昼最长的位置是:
| A.A | B.C | C.E | D.F |
赤道上6点钟日出的位置是:
| A.只有BD两位置 | B.只有AC两位置 |
| C.只有ABCD四个位置 | D.在公转轨道上的所有位置 |
根据下表中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题:
有关火星与地球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火星的表面温度比地球高 |
| B.火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与地球相同 |
| C.火星的密度比地球大 |
| D.火星两极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地球两极点小 |
按地球的有关概念,将火星与地球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火星的极昼极夜纬度范围比地球小 |
| B.火星的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短 |
| C.火星赤道上沿东西方向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向 |
| D.火星绕日公转的速度终年不变 |
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已经可以离开: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两极附近与地球相似都有极昼、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