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下表示意环北极部分国家北极地区土地、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人口为2006年数据;GDP为2005年数据)。完成22~23题。
国 家 |
加拿大 |
美国 |
俄罗斯 |
丹麦 |
北极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比重(%) |
43.74 |
6.1 |
51.67 |
98.O5 |
北极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
1.94 |
1.94 |
5.0l |
1.94 |
北极地区GDP占全国比重(%) |
2.1 |
0.3 |
12.6 |
1.3 |
环北极国家中,北极地区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是( )
A.加拿大 | B.丹麦 | C.俄罗斯 | D.美国 |
近年来,环北极国家日益重视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重要 | B.陆地面积扩大 |
C.人口快速增加 | D.全球气候变暖 |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18—20题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 B.信风 |
C.西风 | D.季风 |
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
B.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 |
C.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
D.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 |
分布密度是指某种地理事物在某区域内的分布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右图是某区域农作物分布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5—17题造成图中该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水源 | C.热量 | D.土壤 |
图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植被破坏 |
C.荒漠化 | D.环境污染 |
图示地区是世界上城市最早的诞生地,其主导因素是
A.气候与科技 | B.土壤肥沃与灌溉便利 |
C.宗教与军事 |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
读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 |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
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
该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1~13题
城市 |
① |
② |
③ |
|
平均气温(℃) |
1月 |
5 |
11 |
21 |
7月 |
29 |
27 |
26 |
|
平均降水量(mm) |
1月 |
47 |
75 |
1 |
7月 |
150 |
5 |
610 |
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 B.上海 罗马 孟买 |
C.北京 罗马 雅加达 |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
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 B.大陆东岸 | C.大陆内部 | D.赤道地区 |
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
B.亚寒带针叶林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读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9~10题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1200W,500N | B.1200E,500N |
C.1000E,400N | D.1000W,400N |
若飞机从M点出发,由最短的航程到达N点,则其飞行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C.一直向西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