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A、C分别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成因:
A处是由于 (1分)形成的, C处是由于
(1分)形成的。
(2)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
气候类型 |
成因 |
B两地 |
|
|
D两地 |
|
|
(3)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D处一农村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 |
家庭(户) |
人口(人) |
耕地面积(亩) |
水田面积(亩) |
水稻单产(千克/亩) |
出售稻米(千克) |
机械(台) |
数据 |
26 |
93 |
82 |
56 |
1 160 |
6 496 |
2 |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村农业地域类型为 (1分)。根据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半山河川地带温暖湿润。海拔在1173至4505米之间,年均气温12.7摄氏度,年降水量400毫米至900毫米。
(1)图中A-B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________。请简要分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根据图中的等干燥度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较具特色,如西宁地区地处湟水谷地,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
(4)请简要分析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在太平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岛上居民发现一年中有时甲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乙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同步日出。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间大约有一个月左右。
(1)甲地日出早的一个月日期大约是________到________。(何月何日)
(2)图中哪一区域的日出时刻,全年都不会比乙地早?在上图中作图说明。(画出分界线,标出分界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度数,并用阴影表示范围)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的因素。
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L和S沿线植被带变化差异及原因。
(2)简述东北部和西南部河流流向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流向差异的主导因素。
(3)概括该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阅读下图,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上图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 B.流水作用为主 |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________,乙图中的N河是________。
(2)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3)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