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中(图4)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完成8—9题。
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 B.开始下降 | C.继续下降 | D.开始上升 |
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
D.西伯利亚、针叶林 |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依次是(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 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
相对于乙图例代表的地区,甲图例代表地区能源的优点不包括( )。
A.清洁、无污染 | B.可再生 |
C.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大 | D.开发难度小 |
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
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 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
栅格模式是储存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不同地理图层的栅格图,每格实际面积约100平方千米。读图判断AⅠ区域和EV区域分别可能是 ( )。
A.林地 丘陵 | B.耕地 海域 | C.林地 海域 | D.冲积扇 沙漠 |
下面的左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右图示意左图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左上图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湖泊对河流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
B.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 |
C.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 |
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 |
右上图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 )。
A.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 |
B.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 |
C.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 |
D.沉积岩Ⅱ、岩浆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 |
若左上图中河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当正常年份河流水量最大时 ( )。
A.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 | B.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
C.台湾沿海地区处于台风活动频繁期 | D.我国东部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
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I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向外迁始于 ( )。
A.1985年 | B.1995年 | C.2000年 | D.2005年 |
导致Ⅲ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 B.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
C.产品质量的提升 | D.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 |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图中表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曲线分别为 ( )。
A.a、b、c | B.b、a、c | C.a、c、b | D.c、b、a |
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
A.劳动力过剩 | B.自然增长率上升 |
C.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 D.人口出生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