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24—25题。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
B.开发的成本太高 |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
下图为30°N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问题。Q地海拔可能为()
A.400米 | B.600米 | C.800米 | D.1000米 |
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
B.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
D.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
下图为台湾地区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A.蒸发、下渗 | B.下渗、入海 |
C.蒸腾、蒸发 | D.蒸发、入海 |
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及该地某日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丙、乙、甲 |
B.若在图示地区修建南北向隧道,应选择甲地 |
C.乙地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
D.丙地有地下水出露,可建大型水库 |
图示时刻()
A.甲乙两地之间吹西风 |
B.甲地一定为晴朗夫气 |
C.乙地昼夜温差小于甲地 |
D.丙地可能有上升气流 |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 | B.南半球信风带 |
C.北半球西风带 | D.南半球西风带 |
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
某地质考察队对图2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Kl、K2、K3、K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处K2、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Kl、K4取得相同的砂岩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读图回答问题。A处属于()
A.背斜成谷 | B.背斜成山 | C.向斜成谷 | D.向斜成山 |
若在K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K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35m | B.55m | C.65m | D.7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