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7~18题。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问题。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人均耕地减少 |
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
读图“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国中的哪一个国家?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坦桑尼亚,美国,巴西,中国
B.巴西,坦桑尼亚,中国,美国
C.坦桑尼亚,巴西,中国,美国
D.坦桑尼亚,中国,巴西,美国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问题。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
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2012年奥运会将在伦敦举行。伦敦和北京相同之处是 ①气候类型相同 ②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都很大 ③土壤类型相同 ④ 自然带相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02,这些新增的C02部分被消除是因为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02增加的功能 |
B.生物要素具有平衡功能 |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
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