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2月发表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材料二 北大西洋表层和底层的洋流系统示意图(图14)
(1)人类活动向大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它能能强烈吸收 辐射,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现在北大西洋暖流在格陵兰岛附近因密度增大而下沉,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温度降低 |
B.暖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 |
C.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空气干燥,海水容易蒸发 |
D.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
E.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F.盛行风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大西洋表层和底层的洋流系统阻断,主要原因是 。
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或减缓后,欧洲气候特点将发生哪些变化?
。
下图是一幅“极地侧俯视图”,相邻的经线经度差相同,图中周长最小的实线圈纬度为45°,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大部分地区的日期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B点地方时是时,昼长小时,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
(3)A、B、C三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4)此时悉尼是(季节),昼夜长短情况为。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0′,在B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6°32'。当此人在B山顶观测到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向时,他从收音机里收听到“BBC”播报的国际标准时间为7月20日4点整。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则经过A山的经纬线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推测,该气候类型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上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该市规划在D地建设一新的居民小区,但有些居民认为该地处在A山顶的阴影区,日照不足,有碍身体健康,因而提出反对。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几年,发现市区地面在缓慢下沉,自来水也不断变咸,为解决D处居民小区的吃水问题,经有关部门勘测决定在E处建设一水库,此地建水库的有利条件是(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用“=”画出坝址。勘探单位同时规划了两条向小区输水的方案(图示a、b),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规划在F、G、H三地选择一地建海港,最佳港址是______,理由 __________。
(6)如果要建一康复疗养中心,下列最合适的地点是()
①A山顶②B山南坡③C南侧④D地区
下图为“1271 - 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和“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海峡D、F分别为、。
(2)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右图中的A,B,C(填数字代号)。其中A地的气候形成原因是,全球的分布规律。
(3)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②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是,其气候特点是
,成因是 。
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不仅山水景色差异大,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也都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成为近几年新的旅游亮点。读下图,回答问题。
(1)①区和③区是古代都城集中分布的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其中①区的__________、③区的________________(各写一个)等都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的_____________价值尤为突出。
(2)②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该地区深居内陆,其自然植被_______________是该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④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非凡性和独特性,该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________ 的建成通车,这里已成为重要的旅游通道。不同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是不同的,对于该区内青海湖鸟岛的观赏,关键是要()
A.了解其科学内涵 B. 把握观赏的时机
C. 在适当的距离俯视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4)④地区要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①气候高寒,空气稀薄②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低
③交通不便④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由A→B→C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由_________到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⑵由F→E→D→B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地形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⑶C处的自然带名称是,其景观形成的的要原因是
⑷F岛的主要植被类型是,气候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