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之前,你是健康的;在禁锢之前,你是自由的;在苦难之前,你是幸福
的……这很简单?不幸的是,你总是感觉到前者,回忆到后者。”这启示我们要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B.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
C.重视量变注重积累 | D.立足整体,兼顾局部 |
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作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期中包含的深刻哲理诗( )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09年1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品质。下列关于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的基本属性是正确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 |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的很多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据此回答12-13
12、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3、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A.物质决定意识 |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D.意识决定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