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课文语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怨恨用槌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节选自志贺直哉《清兵卫与葫芦》)
A.清兵卫现在热衷于绘画,表明了他有广泛的兴趣以及知错能改的态度。 |
B.父亲打破了十多只葫芦,可见他用粗暴的方式扼杀了儿子的天赋爱好。 |
C.父亲又开始“嘀咕”清兵卫的新爱好,暗示这一爱好可能也会被扼杀。 |
D.选文末段语义突然转折,使得情节跌宕,小说的悲剧意味更深了一层。 |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
D.最早规定该制度的法律文件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
A.1949年 | B.1953年 | C.1954年 | D.1956年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B.一届人大的召开 |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
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为了( )
A.发展统一战线 |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
C.改造民主党派 | 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
(1)人民民主 (2)民主集中 (3)社会主义 (4)民主协商
A.(1)(3) | B.(2)(4) | C.(2)(3) | D.(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