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会议通过了包括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四个决议。世界各国之所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是因为
①人们的环保意识总体不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仍然在继续
②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③环境问题制约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世界各国存在着同样的环境问题,不可能解决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A.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 B.使每个人都能守法 |
C.打击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 D.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
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的是
A.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 |
B.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
C.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
D.要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呼唤正义。正义与每个人的行为相关,其基本要求是
①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②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③要有一颗同情心④青少年对非正义行为要不惜一切代价制止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2年3月28日是第1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演练,开展这些活动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 B.能完全避免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 |
C.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 D.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监测指标。这是我国首次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也是首次由国务院通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表明
A.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
B.是我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最彻底的举措 |
C.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D.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