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这首诗名为《相隔一层纸》,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发表于1917年《新
青年》4卷1号。这首诗反映出:
①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
②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真率”与“质朴”
③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
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有众多的革命老区,这些地区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事件中,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的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北伐战争③工农红军长征④淞沪会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 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
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此规定能够通过的主要原因是()
A.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
B.长期分离的德意志各邦不团结 |
C.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吞并各邦 |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屈服 |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
B.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