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前后,有人主张“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这一
观点代表着哪一阶层的利益
| A.奴隶主贵族 | B.新兴的工商业者 | C.平民和奴隶 | D.卿大夫 |
由中央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过:“中国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从中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 |
| B.反对美苏霸权,实行改革开放 |
| C.维护国家利益,坚持独立自主 |
| D.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
新中国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诞生,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品格。下列属于中国20世纪50年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表现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12年4月2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说:“多年来,虽然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和中国人民始终铭记中东欧国家曾经给予的宝贵帮助和支持。”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里的“宝贵帮助和支持”是指()
| A.三四十年代支援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
| B.新中国成立初期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
| C.70年代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D.90年代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