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B.萃取时,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 C.蒸馏时,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
| D.把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250mL的沸水中加热制取Fe(OH)3胶体。 |
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
| B.使用催化剂,提高合成氨的产量 |
| C.高锰酸钾(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
| D.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
SiCl4(g)+2H2(g)
Si(s)+4HCl(g);ΔH =" +Q" kJ·mol-1(Q>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
|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
| C.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HCl的同时,生成x molH2,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D.使用过量的H2或升高温度都可以提高SiCl4的转化率 |
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
|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
|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
|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
投入一定量的物质A和B发生可逆反应:2A(g)+nB(g)
mC(g) ,在温度分别为T1、T2,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测得C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2< m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 B.n+2 < m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n+2 > m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 D.n+2 > m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5 min内,v(H2)=0.1 mol·(L·min)-1 |
| B.反应进行到12min时,CH4的转化率为25% |
|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H2浓度减小 |
| D.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