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写不正确的是( )
A.石灰石溶于盐酸:CaCO3+2H+══ Ca2++H2O+ CO2↑ |
B.氯水滴加到氯化亚铁溶液中:Fe2++Cl2 ══ Fe3++2Cl- |
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2+══ Fe2++Cu |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OH-══ H2O |
考古学上常用碳元素的一种核素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下列关于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是6 | B.核外电子数是6 | C.中子数是6 | D.质量数是14 |
19世纪,初步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发明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
A.舍勒 | B.道尔顿 | C.拉瓦锡 | D.门捷列夫 |
1.76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气体1792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0 mol/L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50 mL |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
C.浓硝酸在与合金反应中起了酸性和氧化性的双重作用,且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 08 mol |
D.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3. 12 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O、△S>O |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则含40.O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
C.已知2H2(g)+O2(g)![]() |
D.已知2C(s)+2O2(g)![]() ![]()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X |
B.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XH4>YH3>HW |
C.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化合所得产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
D.X、Y、Z、W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