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
|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TNT ![]() |
B.石炭酸![]() |
| C.聚丙烯的链节:CH3CH=CH2 |
| D.软脂酸C17H33COOH |
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说法或应用正确的是
| A.皂化反应指酯类物质发生碱性水解 |
| B.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 C.苯、汽油、无水乙醇都是纯净物 |
| D.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
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 CO2和2.75 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 B.压强大小关系为p1<p2<p3 |
| C.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约为1.04×10-2 |
| D.在p2及512 K时,图中N点v(正)<v(逆) |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c(Na+)=c(SO42-)>c(NH4+)>c(OH-)>c(H+) |
| B.常温下,将CH3COONa溶液和稀盐酸混合至溶液pH=7:c(Na+)>c(CH3COOH)=c(Cl-) |
| 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2c(HCO3-)+2c(H2CO3)+2c(CO32-) |
| D.pH=1的NaHSO4溶液:c(H+)=2c(SO42-)+c(OH-) |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 |
| B.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
| 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蛋清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能产生光亮“通路”的是蛋清溶液 |
|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一定是钾盐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