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是“某城市建设前 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 完成42-43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蒸发量增加
C.汛期洪峰来临时间提前
D.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增加 B.降水下渗量减少
C.生活用水量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可持续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下列言论中蕴含可持续思想的是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某虚拟岛屿图,岛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可以兴建渔港或渔产品加工厂。据此完成23~24题。

考虑“港阔水深”与“接近大陆架”因素,最适合建渔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在渔港附近常有鱼产品加工厂,其考虑的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交通 B.市场 C.原料 D.劳动力

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选定甲、乙、丙、丁四地进行工业成本比较,读图完成21~22题。

按主导因素划分,该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从成本构成看,该工厂应选址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该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阴影为城区,读图完成16~17题。

图中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该城的化工区应规划在

A.甲 B.乙 C.丙 D.丁

该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