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大洲沿30°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16-17题。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A.工业发展早 |
B.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
C.灌溉农业发展早 |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 |
②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的沙漠地区 | B.湿热的雨林地区 |
C.地势高峻的高原 | D.灾害多发的区域 |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下列问题。根据洞庭湖不同月份湖水面积可以推断
A.6月湖泊水补给长江水,7-9月长江水补给湖泊 |
B.甲处地面坡度比较陡 |
C.6月份洞庭湖流域处于汛期 |
D.7-9月份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短缺 |
洞庭湖流域参与
①陆地内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③海陆间循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株洲位于湖南东部,古称建宁,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到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为株洲。株洲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株洲形成的主导因素为铁路 | B.株洲的形态受铁路影响较大 |
C.株洲形成的主导因素为矿产资源 | D.能源消费以天然气为主 |
读我国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地地貌的形成,主要和下图(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哪个作用有关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地区农业类型主要是
A.绿洲农业 | B.河谷农业 | C.坝子农业 | D.灌溉农业 |
该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正确的是
A.河流堆积作用明显,土壤深厚肥沃 |
B.河谷密布,地表水资源丰富 |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D.土地平坦开阔,大型机械化生产 |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对图中年等降水量分布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①距海远近 ②冬季风影响程度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图示区域降水差异最大约为
A.50 mm | B.100 mm | C.200 mm | D.300 mm |
该地降水类型主要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为地球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洋流
A.④可能出现在北大西洋 | B.③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
C.①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 D.②可能流经澳大利亚西海岸 |
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
A.①造成途经的澳大利亚大陆沿岸地带气温降低 |
B.②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从东海岸延伸至西海岸 |
C.④促进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 |
D.③缩短了海轮从东南亚到非洲东部的航行时间 |
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
A.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 B.气压降低,风力减弱 |
C.风力增强,天气转阴 | D.风力增强,气温上升 |
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洋流因素 | B.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
C.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 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 |
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 |
B.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 |
C.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 |
D.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