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见图)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丽是生动的……
材料二:“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三: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有人认为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对此你如何理解?
⑵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在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哪部文献中得到充分体现?
⑶材料三著作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中的主张后来为哪场革命所成功实践?
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时间 |
发明者 |
国家 |
发明成果 |
1782年 |
瓦特 |
英国 |
改进蒸汽机 |
1825年 |
史蒂芬孙 |
英国 |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
1866年 |
西门子 |
德国 |
发电机 |
1882年 |
爱迪生 |
美国 |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
1885年 |
卡尔·本茨 |
德国 |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
1903年 |
莱特兄弟 |
美国 |
飞机 |
1876年 |
贝尔 |
美国 |
电话机 |
1894年 |
马可尼 |
意大利 |
无线电报 |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材料来源[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互联网在世界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与第一次相比取得哪些重大突破?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共合作进程大事年表
时间 |
大事 |
1936年12月 |
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介石抗日,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
1936年12月 |
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刁婷,与各方进行协商。宋美龄到达西安,与张、杨等就西安方面提出的六项主张进行谈判并达成了协议。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
1937年9月 |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把26个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语言、宗教信仰和肤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级和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下。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正式形成的标志。概括指出促成国共两党实现抗日的因素。
(2)材料一、二反映出中国抗日合作方式出现了怎样新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中共抗战的两个著名战役。请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战意义的认识。
(4)你从抗日战争胜利中得到什么启示?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胡策。为此,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的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的两个会议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是什么? 请写出华盛顿会议设计中国问题的文件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从材料可以看出,杜鲁门对"俄国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特征。 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得主要内容之一。回顾历史,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痛诉了英国国王队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力,它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二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内容源于什么文献? 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他对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哪些贡献?
(3)材料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颁布的重大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
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路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原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请回答:
(1)唐朝时通过陆路到天竺(今印度)游学的著名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
(2)材料二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