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五种元短周期元素有关数据如表。其中的X是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内吸收电子能力的大小,X越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其最大值为4.0,最小值是0.7。试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
A
B
C
D
E
X
3.5
3.0
X3
1.5
1.5
主要化合价
-2
+7
+6
+3
+2


(1)X3的值应该为()
A.3.6 B.3.1C.2.5 D.1.4
(2)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B元素单质的电子式为
(3)A元素的原子中有个未成对电子。A、B、C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结构微粒间作用力最强的是(写物质名称)。
(4)用一个化学反应可以证明B和C非金属性的强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一个化学反应也可以证明D元素和与D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非零族)的金属性的强弱,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有关信息:2SO2(g)+O2(g)2SO3(g)+196.7KJ;某种硝酸钙晶体可表示为Ca(NO32·8H2O;25℃时NaHCO3的溶解度为9.6g/100g水;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判断下列有关数据正确的是

A.室温下,配制2.5mol/L的NaHCO3溶液
B.爆炸最强烈的坑道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10.5%
C.用1molSO2气体与足量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8.35KJ
D.与CaO作用直接制Ca(NO32·8H2O所用硝酸的质量分数为50%

相关实验不能表达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把等质量的两份同种大理石块中的一份研成粉末,在同温度下分别与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放出气体快慢。
验证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与N2O4混合气体的小试管(密封)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试管中气体颜色变化。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
直接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同温度滴有酚酞的热水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D
在装有同种浑浊的苯酚溶液的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Na2CO3、NaHCO3固体,加热,观察溶液是否变澄清。
比较碳酸、苯酚和碳酸氢钠酸性的强弱。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醋酸的电离度:c<b<a
B.溶液的PH值:b<a<c
C.蘸取a点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值一定偏大
D.若分别取a、b、c三点的溶液各10mL,各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b>c

下列变化规律中正确的是()

A.金属Na、Mg、A1溶沸点由高到低
B.HC1、HBr、HI的还原性由弱到强
C.H+、Li+、H的半径由小到大
D.同浓度的甲酸钠、乙酸钠、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