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0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当点燃蜡烛A时,在玻璃板后不管怎样移动蜡烛B,B都不能与A的像重合,其原因为 。
(3)调整玻璃板后,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 (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
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用笔画线替代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碰接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立即发光,而且很亮,则连接电路时存在的不规范或不妥当是:
① ;② .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由图乙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小明受此实验启发,想测定电动自行车上用作照明的LED(发光二极管)额定功率.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实验得到该LED的电流电压图象如图丙所示,查阅资料知道该LED的额定电压为3V,结合图象可得该LED的额定功率为 W.小明进一步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LED比小灯泡亮,请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
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电路 |
导体AB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
电流表G指针的偏转方向 |
闭合 |
静止 |
不偏转 |
向右切割磁感线 |
向右偏 |
|
向左切割磁感线 |
向左偏 |
|
不切割磁感线 |
不偏转 |
|
断开 |
静止 |
不偏转 |
沿任意方向运动 |
不偏转 |
(1) (选填“闭合”或“不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
(2)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3)请举一例说明该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
88 |
90 |
92 |
94 |
97 |
98 |
98 |
98 |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O”刻度后,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使天平平衡,则应将 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小石块质量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天平下方为标尺的放大图),由此可知,被测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该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