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活动,回答下列各问:
(1)当我们用力将羊或鱼的肋骨弯曲时,感觉到骨 。
(2)我们采用酒精灯火焰来煅烧骨的方法来探究骨成分,是根据什么假设来进行的?
答: 。
(3)我们采用稀盐酸来浸泡骨的方法来探究骨成分,是根据什么假设来进行的?
答: 。
(4)用稀盐酸浸泡过的骨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物质?
特点 。物质 。
(5)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的骨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物质?
特点 。物质 。
(6)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和探究的问题。
(1)下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同学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A图和B图细胞,制作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和,制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碘液,其作用是。有同学比较了A图和B图细胞,发现B图细胞中没有叶绿体、【5】大液泡和【】。某同学在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会变得更。(亮或暗)
(2)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时,某同学根据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做了记载(如下表),请根据表内信息回答:
编号 |
大小 |
数量 |
形状 |
细胞核 |
"-"表示没有看到 |
1号细胞 |
大 |
少 |
圆球形 |
- |
|
2号细胞 |
小 |
多 |
圆饼状 |
- |
|
3号细胞 |
- |
- |
- |
- |
根据这位同学的记载,你判断1号细胞是,2号细胞是,没有看到的3号细胞是。这位同学没有看到细胞核,你认为有细胞核的应该是号细胞。生物体内的血液有各种颜色,人体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某种细胞中含有。
某同学了解到他们社区内3个患有白化病家庭的情况(如下表),依据相关政策有的家庭生了两个孩子,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
家庭序号 |
父亲 |
母亲 |
第一个孩子 |
第二个孩子 |
1号 |
正常 |
正常 |
白化病 |
? |
2号 |
正常 |
白化病 |
白化病 |
正常 |
3号 |
白化病 |
白化病 |
白化病 |
? |
(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白化病基因)
(1)1号家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2号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3号家庭第一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2)1号家庭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号家庭第二个孩子带有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为。
(3)某同学从表中的情况总结出母亲患白化病,子女一定会患白化病,你认为(对或错);父母双方都带有白化病基因,子女就可能患白化病,你认为(对或错)。
(4)如果3号家庭再生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号家庭第二个孩子的基因组成为,如果他与基因组成为AA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下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包括【】和【】两部分。
(2)图中③叫做,它是末端的细小分支。
(3)人体内有上千亿的神经元,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种网络是人体内信息和的结构基础。
下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每个肾单位由【】、【】和【】等部分组成。
(2)图中②中的液体叫做,正常情况下,它与④中液体的成分相比,缺少和大分子蛋白质。
(3)图中④是一个毛细血管球,从这里出来的血管③中流动的血液属于。
(4)图中⑤能够重新吸收管内液体中的全部,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5)某成年人排出的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处出现了病变。
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对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是。
(5)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的进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