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出许多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皇太极,改号清,顺治迁都北京城,康雍乾,祖孙三,退外寇,平内乱,行改革,成效显,百年盛世美名传,文字狱,逞凶残,海关闭,交流难。” ——清朝皇帝史迹歌
(1)材料一中“封建国家”指什么?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哪一事件奠定了两者密切交往的基础?
(3)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世祖忽必烈为加强对其辽阔疆域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材料四诗歌中提到了清朝前期实行的两项对后世产生不良影响的制度是什么?
(5)概括指出上述封建帝王所采取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和他一起打败蚩尤部落的是谁?
(2)至今海外华人常怎样自豪地称呼自己?
(3)如图,“轩辕”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请你写出来。
(4)“轩辕”之后,我国黄河流域又出现了哪几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如图,回答问题:
(1)这种制度是哪个朝代的?名称是什么?
(2)西周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3)看图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写出图中各层次的名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稜,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后在凊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奧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折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道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
(2)材料所指“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3)“赔款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4)“清政府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5)这一不平等条约对清政府及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三:如图,残垣断壁
(1)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强盗的暴行是什么事情?
(3)材料二中说“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何而言?
(4)面对材料二这段残垣断壁你最想说什么?
感受“民主与法制”
步骤一:回顾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在古代首先开出了民主之花;在美国,(历史人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3)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著名的(历史文献),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颁布的,第一次确认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步骤二:反思中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4)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1.5分)
(5)什么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1.5分)
(6)近代以来,我国第一部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叫什么?(1.5分)
(7)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1.5分)
哪个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又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依法制国道路?(1.5分)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
(8)你如何看待西方的民主政治?
(9)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