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
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些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些思想运动反映出( )
| A.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哲学都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作用 |
|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
| C.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
| D.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
| D.坚持群众的观点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的是( )
|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
|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
| C.“我思故我在”与“心外无物” |
| 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观点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观点的不同,体现了( )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 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