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市化进程”图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4~16题。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1 | B.2 | C.3 | D.4 |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新加坡 |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甲 | B.乙 | C.丙 | D.甲和乙 |
读“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①岩体的形成年代早于②岩体 |
B.图b中,④岩体的形成年代早于⑤岩体 |
C.图a中,③最有可能为岩浆岩 |
D.图b中,⑥最有可能为变质岩 |
右图中涂黑的部分表示极夜,阴影部分为1日,其余部分为2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60°E) |
B.此时图中昏线为①线 |
C.此时图中晨线为②线 |
D.此季节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已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干线。待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烟台将出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大汇合。烟台人不久就能痛饮长江、黄河水。读图,回答8~9题。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人口和城市最密集 |
B.自西向东输水的原因是降水西多东少 |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加重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繁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在每年冬季的11、12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较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
B.冬季黄河含沙量降低,水量大 |
C.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
D.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
读下图,分析回答6~7题。影响甲乙两地工业形成的因素中,共同点是()
A.沿海地区,交通发达 | B.广阔市场,科技发达 |
C.煤炭产地,能源丰富 | D.铁矿产地,原料丰富 |
关于甲乙两地正确叙述是()
A.甲地城市化发展水平高于工业化发展水平 |
B.甲地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乙地 |
C.乙地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
D.甲地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