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13,完成小题。

从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影响①→②→③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B.深受海洋影响,属于冬温夏凉、降水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部夏初有梅雨天气,夏秋之交常受台风影响
D.首都东京位于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狭小②森林资源丰富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④降水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的主要原因()

A.纬度相对较低 B.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C.采取人工融冰技术 D.位于河流入海口

在世界40个缺粮国中,非洲占了26个,造成非洲缺粮国众多的原因是()

A.劳动力投入不足 B.科技投入不足
C.光热投入不足 D.政府不支持

2009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回答下列各题。
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

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世界油价上涨 B.洪涝
C.全球变暖 D.人口增长

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A.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季风水田农业
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表格中有五个国家位于南亚
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原始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