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我国东南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合作总体布局中一个新的板块。
随着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的战略构想,随着“海峡西岸”
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服务海西”的意识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海西”概念开
始助推闽台乃至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1)甲河是 ,乙河是 ;丙是 列岛。
(2)同一纬度的a、b、c、d四地,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A. a B. b C. c D. d
(3)若a、b同一海拔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 a处1月气温比b处高 B. a处1月气温比b处低
C. a处7月气温比b处高 D. a处7月气温比b处低
(4)闽南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创汇农业,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交通便利 C.气候条件优越 D.农业技术雄厚
(5)为了促进乙河干流所在省的经济发展,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的常规
能源是什么,主要理由是什么?
(6)试分析在乙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圈的有利条件。
夜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其多少常用夜雨率表示。夜雨率是夜间降雨量占日降雨量的百分率。图示意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夏季平均夜雨率(%)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城市中,夏季夜雨率最高的是()
A.拉萨 | B.昌都 | C.林芝 | D.那曲 |
夜雨率高()
A.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 B.增大地面蒸发消耗 |
C.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频次 | D.有利于增加土壤水分 |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夜雨率和海拔呈正相关 | B.昌都位于河流谷地之中 |
C.林芝年降水量小于拉萨 | D.那曲以北地区地形崎岖 |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与欧洲相似,第四纪冰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图中甲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2)指出第四纪冰期乙半岛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成立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永兴岛,位于西沙群岛,三沙市行政中心,面积213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米,是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岛屿,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南海最大岛屿。南海部分岛屿填海造陆后该岛成为第三大岛。
(1)分析三沙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请说出永兴岛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3)作为三沙市行政中心,随着常住人口的增加,如何解决永兴岛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l)甲湖是非洲第三大湖,也是世界第四深湖。据图简要分析甲湖形成原因。
(2)甲湖周边青山绿水,云蒸雾绕,好似浮悬在半空之中的一处仙境。请分析其云雾多的原因。
(3)比较乙、丙两地在冬季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图中R河下游的两片沼泽中间河段是一个典型的时令河段,请说明其形成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1)-(3)小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仓”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计划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 000亿斤,比2007年净增商品粮200亿斤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
材料二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 |
0.31 |
0.20 |
0.10 |
0.02 |
0.07 |
0.04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
5 377 |
7 066 |
5 929 |
6 929 |
6 366 |
6427 |
5 322 |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4分)
(2)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有进一步减少之势,试分析原因。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