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该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问题。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距城区近 | B.气候优越 |
C.地形平坦 | D.水源充足 |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B.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
C.城市人口的增加 |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北向南 | D.自南向北 |
A处最有可能修筑有
A.梯田 | B.水渠 |
C.陡崖 | D.城墙 |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 “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
A.洪涝——6、7月 | B.洪涝——7、8月 |
C.干旱——4、5月 | D.台风——7、8月 |
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
A.气候变暖 | B.红壤的改良 |
C.大量施用化肥 | D.大力兴修水利 |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下列各题。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洪涝 | D.寒潮 |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 B.甲——3、4、5月 |
C.乙——5、6月 | D.乙——12、1、2月 |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若不考虑岩性影响,在A、B、C、D四地修建公路,不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目前,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澳洲、亚州中部以及中东地区,以下关于四大沙尘暴多发区的共性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是
A.过度灌溉 | B.气候干旱 |
C.多大风天气 | D.土地利用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