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海拔4 093米)胜利建成。据此回答小题。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冰穹A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地形起伏大
③高原缺氧
④冻土深厚
⑤生态脆弱
⑥可供施工时间短
| A.①②③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④⑤⑥ |
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其所在地
| A.昼短夜长、视野开阔 |
| B.地势高,盛行上升气流 |
| C.自转的线速度较慢、风速较小 |
| D.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 |
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按照开发利用状况,可以把能源资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源都是常规能源 |
| B.新能源都来自地球外部,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C.太阳能是新能源,人类利用的较广泛,技术也较成熟 |
| D.生物能、矿物能和水能,它们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
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②水资源丰富的大平原,一定吸引着众多的人口来居住
③人类每次大规模利用新兴的能源,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④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③ | D.②④ |
图1和图2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回答小题:
关于图1与图2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 B.1954~2000年,沼泽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
|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
| D.1986~2000年,沼泽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
| A.劳动力短缺 | B.低温冷害更严重 |
|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D.洪涝灾害更频繁 |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小题: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 A.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 B.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
|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
|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
| C.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
| D.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 A.水力资源 | B.森林资源 |
| C.煤炭资源 | D.铁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