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O、Cl、Na、Ca、Cu、Fe中的元素组成。

(1)利用图一进行实验
①若B为不溶水的白色粉末,将A溶液滴入后产生气泡,则B的化学式为          
②若将A溶液滴入到C粉末中,观察到溶液变为黄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将蓝色D溶液滴入到E粉末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图二进行实验
挤压胶头滴管将F溶液滴入到盛有H的锥形瓶中,可观察到气球胀大,得到K溶液,K溶液可继续与H反应生成M,其中K与M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图三进行实验——“发射火箭”
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则锥形瓶中的固体和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

序号
物质





液体
 
 
 
 
 
固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其化学性质与红磷相似,40℃时就可以燃烧)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1)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2)实验中,在松开弹簧夹前,大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产生
(3)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到约()处.

A.4mL刻度 B.8mL刻度 C.12mL刻度 D.16mL刻度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一种暗红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淡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3)一种物质加热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原子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
(2)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_______(填“同种分子”或“不同种分子”下同)构成的,纯净物是由构成的。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要收集一瓶较纯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_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人。

(6)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如下图):

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
图丙中的现象为,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
木炭燃烧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