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
结论或解释 |
① |
将40 g NaOH溶于1 L蒸馏水中 |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② |
向盛有1mL 0.1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1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 0.1mol·L-1 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
常温下,S(AgCl) < S(AgI) |
③ |
Mg(OH)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NH4Cl溶液 |
NH4Cl水解显酸性,Mg(OH)2与H+发生反应 |
④ |
某盐NaX溶液pH > 7 |
酸HX为弱酸 |
⑤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⑥ |
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l片和Cu片,前者没有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
还原性Al < Cu |
⑦ |
BaSO4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差 |
BaSO4是弱电解质 |
A.①⑤⑥ B.④⑤ C.③④⑥⑦ D.③④⑤⑦
已知298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 mol·L-1
C.镁铝合金5.1g溶于300mL2mol/LHCl溶液时,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5.6L。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则产生沉淀的质量为A.5.8gB.7.8gC.10.4gD.13.6g加的烧碱溶液pH=13.0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1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 、NO3- |
B.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C.![]() ![]() |
D.水电离出的![]() ![]()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1L 0.5mol/L NH4Cl溶液与2L 0.25mol/L 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
D.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
B.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金属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 |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 |
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
Na3N是离子化合物,它和水作用可产生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和N3-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原子相同 |
B.Na3N与盐酸反应可生成两种盐 |
C.Na+的半径大于N3-的半径 |
D.Na3N和水反应时,Na3N是还原剂 |